|
|||||
第二章 汇市(6) |
|||||
|
|||||
|
|||||
尽管商务部事后澄清该文仅代表商务部研究员的个人观点,但由于该报告在商务部官方网站刊登,发布者身份又是商务部的研究员,再加上与官方讲话非常巧合地同时发布,还是让市场理解为商务部对人民币升值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市场对人民币更大幅度升值的预期骤升。结果此后半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0.707%,如果全年保持这种速度,则2007年人民币年将升值5.08%。 这一事件,将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升值关系的争论推向风口浪尖,而关键的焦点是,传统的国际贸易与汇率理论---本币升值,顺差减少是否正确。 在前文分析中,笔者已通过逆差国的案例反证了传统的贸易顺差与汇率变化理论在美国的失效。而在中国,该理论也同样是失效的。 首先,该理论在过去19个月中已被初步证明失效,即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至今(截止到2007年2月1日,以下同),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6.22%,如果按照传统的贸易与汇率理论,中国对美外贸顺差应该相应减少6.22%,至少也应该降低一点,但遗憾的是,它没有给"信徒"们面子---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由2005年的1019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75亿美元,由2005年6月的96.8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6月的145亿美元。 尽管如此,"信徒"们仍在辩称---贸易顺差没有降下来,那是人民币升值不够,升值6%不行,那就升值16%,甚至升值60%试一试。笔者倒是建议他们立即从书本回到现实,世界已经因"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而变迁。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的经济贸易结构天翻地覆,已颠覆了传统贸易和汇率理论。此前,国与国的经贸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各国在本国生产商品和服务,通过进出口的方式提供给对方---在这种模式中,销售额和利润都附着在同一件商品上,属于同一家公司,同一国籍。但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直接设厂,跨国公司品牌的商品中,销售额和利润已经被分离,跨国公司通过OEM,不需要直接制造,却可以通过品牌授权等方式拿走更多的利润。在不需要标注"美国利润"的同时,销售额却变成了"中国制造",变成了中国贸易顺差的"罪责"。 简单地说,当国际贸易中,商品的销售额和利润分离,分属不同国别的企业,原先建立在销售额与利润同一体上的传统贸易与汇率理论必然失效。 这种新的国际经贸生态是怎样形成的呢?按照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先生的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因为政治壁垒和地缘的隔离,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形成了壁垒森严的两种不同经济体。西方国家采用了市场经济,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和劳动力等价格不断攀升,逐渐形成了一个高价格体系;中国等国则采用了计划经济,造成短缺经济的现实,土地和劳动力等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形成了一个低价格体系。就像在长江上建了一个三峡大坝,上游的价格水位很高,下游的价格水位很低。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政治壁垒降低,加上因特网等高科技跨越了地缘的距离,跨国公司发现,它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种价差,将制造基地搬迁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从而极大地降低制造成本,为公司构造巨大的新利润空间。随着制造能力向中国的大规模转移,必然带动中国的劳动力和土地等价格的上涨,随之而来的商业和金融服务业则进一步推动中国的价格上涨。与此同时,美国的商品价格则出现下降趋势,以低价著称的沃尔玛的崛起正是把握了这一趋势。 目前,国际经贸关系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基本结构,即随着美国制造能力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必然向金融衍生经济升级。由于金融衍生阶段赚钱更容易,美国人消费大手大脚,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消费增长之源;中国则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从世界各地采购原材料,加工为成品后,再运到美国等西方国家销售。此结构中,在中美之间,美国必然持续出现大额的贸易逆差,中国必然持续出现大额的贸易顺差;在中国与原材料提供国之间,中国是贸易逆差,原料提供国则是贸易顺差。但是,从利润流向的角度,在中美之间,美国是巨额的利润顺差国,这种巨额的利润顺差,反过来又支持了美国金融资产的价格上涨。 |
|
相关文章:
前 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