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十五章 自由的代价 |
|||||
|
|||||
|
|||||
会 被禁止在大多数匈牙利媒体上宣传它的工作计划。多数媒体上也不能出现乔治·索罗斯的名 字和“索罗斯基金会”这个词,偶而出现过几次,政府便认为这太过份。矛盾在1987年达 到了高峰。 基金会给了一个年轻人一笔钱。此·人想写一部匈牙利50年代早期的一位首相马帚亚 斯·拉科茨伊的传记。一个关于这部将要写成的传记的题目在《世界经济》杂志上登出了。 这是唯一一家获准刊登基金会广告的匈牙利刊物。现任首相贾诺斯·卡达见了,心想:“这 不行。明天索罗斯就会给人奖金,让他们写我的传记了。卡达将对媒体的禁令扩及到《世界 经济》。 索罗斯被激怒了,他作势要关闭索罗斯基金会。“此后两三周内,局势很紧张,”密科 罗斯·瓦萨赫尼依写道,“最终事态平静下来了。”《世界经济》杂志又获准为索罗斯及其 基金会开了方便之门。拉科茨伊的传记终于出版了,风波就此平息。 1988年,卡达和几乎所有党的领导人都下了台。新领导人上台不久,索罗斯被邀会见 新任的党的总书记卡罗利,格罗斯。这个迹象表明,基金会已得到政府的特别的垂青,因为 他此前还从未被允许和一位领导人会见。 这增进了的关系是短命的,仅持续到1989年。那时,政府的反门族情绪已经明显,基 金会在匈牙利的地位日趋下降。东欧没有一个地方对索罗斯的右翼批评比在匈牙利更为尖 锐。一篇长达八页的文章于1992年9月刊登出来,题为:“白蚊在吞噬我国——对索罗斯 ‘政权’和索罗斯帝国的反思。索罗斯明确表示,他不会被民族主义者吓倒。“这些人实际 上试图建立一个以种族身份为基础的封闭社会。因此我明确反对它们,乐于以他们为敌。 至1994年,布达佩斯的索罗斯基金会己成立10周年,开展了40个项目:资助自由团 体和伊朗教育;提供奖学金;国外旅行优先。这些是青年项目。索罗斯基金会甚至还有一个 资助校内辩论的项日。“这里辩论的观念不普及,”基金会里一个深色胡子的管理员拉茨 罗·卡绎说道,“这里的氛围是让你接收命令而不是辩论。 不过,尽管比较成功,基金会的管理者们感到还有更多的事要做。“匈牙利仍然不是个 开放社会,”卡绎说,“我们不得不去改变大量的制度和观念。你可建立一个政党,参加国 会,参加自由选举。这些事在匈牙利己经出现,但是这还不能造就一个开放社会,这仅是一 个开端。 索罗斯对他通过基金会的赞助希望实现的目标,是直言不讳的。“我们不是直接地达到 国标,而是要通过反对政府的政治行动,间接地削弱教条主义思想体系的基础。不同思想之 间的争论就是民主的材料。 第二节 决斗罗马尼亚 19时年在匈牙利建立起基金会以后,索罗斯决定扩展他的慈替事业。由于被那种在世 界上最大的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建立基金会的思想所迷惑,1986年他进入中国。他的投资 很少,仅仅几百万美元,并且,他想用三年时间洞察“深不可测的”东方。但他惨遭失败。 他制造各种借口,指责中国的秘密政策劫持了他的地方组织。他在中 |
|
相关文章:
前言 索罗斯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