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十六章 索罗斯的心声 |
|||||
|
|||||
|
|||||
封面标题为“股价太高了吗?索罗斯预言美国股市将不能出现逆转,日
本市场也同样如此。此后不久,华尔街股市暴跌。
“这正像你们在《体育画报》封面的出现一样,”拉裴尔说,“你们队喜欢赢得世界 杯,然后迅速地消失。我们稍稍开个玩笑:在杂志封面上露露脸,却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第二节 著书立说 为了达到他的其他一些目标,特别是扶持在东欧和其他地方的公共团体,索罗斯不可能 完全地保持隐秘状态,因为他希望受人尊重。他希望那些愤世嫉俗的人把他视作一个严肃的 思想家。他知道,如果他有一个更良好的公众形象并且为公众利益说话的话,那么,这对他 在东欧所作的慈善事业大有神益。 他似乎是在和自己进行一场拔河比赛。一方面,从投资方面来看,要把自己拉向隐秘; 另一方面,从慈善事业方面来看,要把自己拉向公开。他下面的一段话,是对这种拉伸力最 形象的刻划:“自我暴露是极具破坏性的,但是,我性格的一个缺点,这一点我还没有完全 看透,就是急于自我暴露。·他的反馈理论使他站到了投资市场的最上层,现在一1987年 ——他准备让公众更好地了解自己。他运用了他最强有力的资源,即他的思想。因为他确 信:在世界思想中为自己找到位置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个位置在过去曾经被否定过,那么, 现在怎么样了呢? 很久以前,他就想出版一本书,对人类的思想作点贡献。但他知道他必须把自己的思想 向公众表达得更清楚。“人们没有完全理解我,”他有一次说道,“因为我还不擅于表达这 些复杂的思想,而且这些思想很复杂。 然而,对他来说,出版一本哲学书仍然是一个元从捉摸的梦想。他或许可以出版一本解 释他的金融理论的书。然而,在投入写作之前,他犹豫了。他担心:公开自己的金融理论, 让公众来仔细审查,这似乎是在自吹自擂。如果这本书出版以后,他又遭遇一次更可怕的证 券市场的逆转,那慈善事业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到那时,公众会怎么说呢?他们又会怎样来 看待他的金融理论呢? 不管怎样,他决定投身于写作。 最终《点石成金》一书的草稿大体完成了。他开始为它的公开出版作准备。早在1969 年,他就将这本书的部分章节给同事们看过。一些人吸收了这些思想但不发表意见,一些人 认为它4卜常难懂,极少有人作过具体评述。他们知道索罗斯对他的作品喜欢听表扬意见, 而不喜欢批评。 看过这本书的最早版本一一一实际上是一些松散的手稿一一一的人是吉米·马龟兹。 “他把这些笔记给我看,这些东西非常难懂,非常难懂。对许多人来说,这是最好的安眠 药,”詹姆士·格兰特是纽约《给予物利润率观察家》杂志的主编,华尔街地区头脑机灵的 人物之一,他对《点石成金》评价极低:“我试图去看(这本书),可是看完了仍然是两手 空空,或者说,头脑里一片空白。从中我找不到一个特别清楚的解释。 另一个看过一些原始章节的人是阿兰·拉裴尔。“这本书是给研究生读的,不是一般的 |
|
相关文章:
前言 索罗斯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