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四篇:谈国际通货膨胀与美元贬值(1) |
|||||
|
|||||
|
|||||
第四篇:谈国际通货膨胀与美元贬值 一 近年发生的全球性通胀,根本原因是作为国际通货的美元,由于美国政府透支过多而在全球市场发生美元“流动性”过剩。这种美元过剩,导致持有美元各国的购买力增强(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从而导致国际商品物价上涨以及美元贬值(美元名义币值贬值与实际币值贬值)同时发生。 实际上,美元过剩早在越战后期的20世纪70年代即已发生过。 美元成为世界通货是在1945年的布雷顿森林国际会议上。这个会议上各国约定,以美国国库黄金储备为担保,美国政府保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以黄金供给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 但是,由于越南战争军费庞大,致使美元发行量过大,导致1970年国际货币市场上美元对黄金比值崩溃,美元急剧贬值。由此造成美元贬值引发的国际货币危机(当时被称作“尼克松冲击”)。 后来,各发达国家与美国达成以国际货币政策共同维持美元相对币值的美元浮动性协议。各主要发达国家以保持本国国际货币储备(主要是美元)为条件,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共同维持美元对各国货币的适当比例,避免爆发由于大量抛售美元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 但近年来,由于美国公共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赤字日益严重,美国政府以滥发美元进行内外支付,遂使美元超量发行而大量流向国际市场,造成国际市场上严重的美元流动性资金过剩,从而再次导致美元持续下跌的贬值危机。 二 美国政府对美元贬值的应对对策是: (1)在世纪初,美国鼓吹炒作“新经济”,从而将大量国际过剩资金(游资美元)吸纳于美国证券市场,以抑制美元流动性过剩引发的美元贬值和国际通货膨胀。(格林斯潘奇迹) (2)冷战后,利用前苏联体制崩溃后中东呈现的政治真空格局以及美国拥 有的不对称军事力量,美国实施中东地缘战略指导下的石油新政策。 美国根本战略目标是制服不听话的两伊(伊拉克、伊朗)和利比亚,从而控制住欧佩克(OPEC)这一国际石油产销计划及定价组织。由此,美国试图达到 以下战略目标: (1)由美国石油资本集团掌控世界石油的供给。 (2)利用美国投机基金吸纳国际美元游资,通过石油期货炒作拉升石油价格。由于国际石油交易一直是以美元作为计价工具,因此油价上升,导致国际美 元大量流入国际石油资本集团的控股者(美国)和产油国手中。美元通过石油升值而大量回收。 中东产油国是美国证券及金融市场的主要投资者,同时美国又是国际石油资本集团的主要控股国。美国两代布什政府发动了两次伊拉克战争,目的就是以操纵石油这一能源武器,不断提升国际油价。 通过上述地缘战略政策的实施,美国一度遏止了由于美元大量超发导致的美元币值急速下跌。实际上,石油产品成为了美元币值的金融担保物。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粮食也在成为美国试图操纵和控制的第二种国际战略性商品。(由于美国推动的粮食燃料化作业,致使全球粮价上涨70%以上。) 实际上,弱美元、高油价、高粮价,乃是美国当前核心利益的现实选择。市场的力量至少与美国政府的意图形成了某种“共识”。因此,持续地保持油价上升,是美国解决其庞大国家负债的重要政策选择方案。这是美国的核心利益所在,也是美国政府制定一切政策的定位点。 三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是一种金融危机,即中国人常说的商业银行因房贷停供而造成的抵押债务呆帐和坏帐危机,所涉坏帐金额据国外估测高达10万亿美元以上。这一危机,是美国经济长期失衡所累积的负面因素的总暴发。问题的实质是,长期以来美国人过度消费,不储蓄,政府也通过滥发美元毫无节制地膨胀其债务。 多年来,不仅美国政府以至中产阶级家庭都债台高筑,个人储蓄率下跌至接近零,国家及家庭的总负债相当于美国全部GDP的350%。这种情况如果发生于其他国家,正常的调整逻辑应该是,美国政府及消费者必须大幅削减其开支,增加本国实物产出扩大出口,回笼美元,逐步减少对外债务的比重。这样美元方能重新获得支撑,资金才能真正回流美国,摆脱其信用高度紧缩的状态。 |
|
相关文章:
第一篇:我们处在金融大危机前夜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