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章 寻找超级长牛市的根(15) |
|||||
|
|||||
|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戈夫说,中国可能在今后几十年里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与美国媲美。从长远看,中国维持高增长率意味着这个国家或许只需几十年时间就能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经济超级大国。尽管他没有作出具体预测,但他说,如果中国经济每年增长7%,就意味着每20年翻两番,接近美国极有可能,如果美国仍然以每20年增长50%的话。 人们更对中国何时能够赶上和超过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问题抱有兴趣。 西方学者麦迪逊指出,按购买力评价(PPP)计算,1987年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23%,到1995年上升为52%,2000年为60.6%,进而在2015年左右超过美国。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2005年新版长达400页的研究报告指出,到2050年,中国将跃居世界经济强国之首;名列第二位的将是北美地区各国(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欧洲将在世界经济中退居二流地位。这份题为《21世纪世界贸易》的报告指出,到2050年,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经济中的“重量级运动员”,中国将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最大赢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8%上升到24%,跃居世界第一位。北美地区将成功保持几乎与现在相同的地位,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将由时下的25%降至23%。欧洲各国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则将由目前的22%跌至12%,其地位将退居二流,同伊朗、伊拉克、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等12个石油生产国相伴为伍。 美国经济学家和专栏作家保罗·欧德曼在其“全球化与亚洲的崛起”系列文章中指出,在全球大背景下,中国利用外来投资和对外出口等诸多良机获得快速发展,它的发展像是刚启动的火车。欧德曼引自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一项研究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全球性经济大国,到2042年,中国的GDP总额将超过美国。 到目前为止,国内也有许多经济学家和研究团体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在国际经济的地位问题进行研究。 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从综合经济分析、人口、资源、环境等10个方面对未来25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进行了预测,得出的结论是:1996年~2000年(九五期间),全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2000年~2010年是7%~8%,2010年~2020年是6%~7%,25年平均增速为7%~8%。 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认为,美国经济能长期维持3%的增长速度已经是相当不错,而中国经济则可以再维持30年左右的8%~10%的速度增长。因此,21世纪中叶前,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最有实力的经济体。林毅夫的这一观点是建立在他对“技术进步”及“东亚发展经验”的研究之上。在决定经济增长的诸要素(生产要素的增加、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中,林毅夫认为“技术进步”对于2002年后的中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由于发达国家总体上处于技术前沿,必须靠自行投资开发新的技术,因而具有投资大、成功率低、商业利用率更低的特点,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因为事实上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差距,所以可以通过摹仿、购买等方式迅速实现技术进步,并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经济增长。利用这一拿来主义模式,日本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保持了将近40年的增长,亚洲四小龙从20世纪60年代起也快速增长了近40年。中国从1978年底开始走上快速增长之路,那时中国的技术水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所以,林毅夫认为,单单利用这一差距,中国经济就能保持近50年的快速增长。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呈递减态势,但它还是处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高位上,从而保证中国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列。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预测指出,2002年之后1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至少不会低于7.5%,到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整体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三位,并将迈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
|
相关文章:
第一章 催生超级长牛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