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解读"基金
自1998年3月封闭式基金问世、2001年9月开放式基金诞生以来,中国的基金业已经走过了八年的探索之路。经历过2004年年初开放式基金销售短暂的春天、也品味过2005年股票指数跌到1000点基金无人问津的苦涩,终于在2006年迎来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真正崛起。虽然开放式基金规模成倍增长,但无论是前几年对基金的谈"基"色变,还是近期对基金高收益的盲目乐观追捧,都还没有真正走出基金投资的误区:
1、 不知道投资基金的目的,将投资基金错认为是银行存款或国债;
2、 喜欢把基金当股票炒作,频繁买卖;
3、 只注重基金的短期收益结果,忽略投资风险;
4、 面对基金的涨跌束手无策,害怕钱会全部赔光;
5、 喜欢分红,认为这才是落袋为安;
6、 喜欢买新发行的基金,因为净值比较便宜,老基金净值太高太贵。
因此,要走出这些误区,需要正确认识基金:
分散风险
作为一个投资产品,投资基金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投资者在享受基金上涨收益的同时也要承担市场下跌造成的风险。但基金投资可以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分散投资者的风险,它的市场风险要小于股票。
专家理财
在投资市场中,永远是想投资的人多过已经开始投资的;收益少的永远多过收益高的;投资失意的永远多过点石成金的;你你我我永远多过投资大师。所以,我们选择基金,希望借助基金投资团队的专业优势,来让自己成为相对高收益群体的一员,满足自我和家庭的需求。
树立长期投资的观念
投资者经常会"恐高",基金净值一旦出现涨势好的情况,投资者便会选择赎回,所以优质基金的高赎回一直伴随着我国的基金发展历史。而基金为了减少赎回,被迫分红以降低面值来迎合投资者的需求,这势必对未来的基金收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基金也不同于股票,投资股票更注重对时机的选择,基金投资不是要博取最高的收益,淡化时机选择,不适合频繁买卖,要培养长期理财的观念。因此,广大的具有长期投资理财观念的投资者队伍是基金业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土壤,为了享受基金资产复利增长的收益,要长线持有。
只买"赚钱"的,不买"便宜"的基金
(1)基金投资的收益来自于持有期该基金的增长率;
(2)基金净值的高低并不对基金增值幅度构成任何影响,高净值基金不等同于投资成本高;
(3)在一个持续走高的市场中,基金的高净值,是其过去投资能力的直接体现,意味着每份基金所包含的资产价值高,因而更具有强者恒强的优势。
选择"优秀"的基金公司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基金业的发展,伴随了股市漫长的低迷,指数刻下的痕迹,是基金业蓬勃和艰辛的记录,也是基金公司成长的记忆。基金公司不是单纯销售产品,而要传播正确的投资理念,教导正确投资观念给投资人。经验告诉我们要选择优秀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产品,而并非大公司就是好公司,要注意综合实力。一般来说,评价一家基金公司好不好,我们关注以下三个要素:
1、公司的诚信度。
2、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
3、公司的长期业绩表现,也就是俗话讲的赚钱能力。公司的产品线完善,旗下基金整体业绩优异并保持风格稳定。
2006年以来的基金发行,在熊市中经受过历史考验并具有良好业绩表现的基金公司受到了投资者的认同,基金规模得到了迅速增长。而基金业在中国刚刚发展起来,真正要考证以上三要素,还需要更长的时间,短期表现很难作出正确评价。
了解基金产品,组建投资理财组合
在海外成熟的市场中,基金投资作为个人财务规划和资产配置的重要手段而存在。2006年基金整体业绩收益丰厚,产生了一批净值收益超过100%的基金,不但赚得了媒体和投资人的无数眼球,也让更多的投资者产生了对未来基金高收益的预期。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2006年的市场是从低点中起步的,市场中又有几只超大盘新股的加盟,因此我们不要将更高的预期给予2007的基金收益,而要回归理性。我们要正确认识不同风险类型的基金产品,将基金理财的概念真正运用到个人的财务规划和资产配置中。中国的基金公司在几年的发展中,已经建立了从高风险到低风险产品的完善的产品线,为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提供了可能。基金公司的各渠道的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也不是简单推销产品,而是从投资人需求角度出发来进行服务。针对不同家庭的情况,提供组合投资的资产配置。例如,如果家庭追求高收益,可以承担比较高的风险,可以选择大部分的投资资产配置偏股型基金。而对已经退休的年长者,能承担风险有限,追求稳定收益,大部分的投资资产配置要放在保本基金或债券型基金。
未来的十年,将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黄金岁月。在2006年的市场上,上涨的幅度虽然振奋人心,但我们看到,其实真正赚到100%的基民并不多,很多基民甚至连50%的收益都达不到。至今仍然有很多人还是在沿用炒股票的思维,在渴望着"低吸高抛"的心理下盲目斩仓或坐失良机。基金投资,其实是让投资更简单,不用烦恼短期的市场波动,而追求中长期的收益。不用懊悔错过2006年的市场行情,只要不错过未来的"黄金十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