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复制巴菲特:价值投资私募基金三人谈(2) |
|||||
|
|||||
|
|||||
《证券市场周刊》:听说你们很早就投资了万科和招行,当时是怎么判断的? 李驰:“只投行业内的第一”是我们最重要的选股标准之一。当时我们决定投资时,只知道这些股票放在手里,过3到5年、甚至10年是会赚大钱的。买进的时候,考虑的是这些股票一年之内不会输钱,首先万科是地产股龙头,而且利润、持续性都是可以看清楚的。就算宏观调控,即使房价掉一点,通过销售数量的增加,增长还可以维持,甚至往上。另外全球资本对人民币升值的投机可能导致它的估值提升。还有就是华润当时发了一个行权价3.73元的认沽权证,当时股价就在3.8元左右,我觉得华润都愿意在这个价位去买,说明风险很小。万一跌了我们就卖给华润,几乎不输钱,往上涨全是利润。 讲到银行股,应该就是投资招行,它不是国内最大的银行,但成长性它是最好的,管理水平在中国银行(3.64,0.03,0.83%)业中也是最优秀的。这些在公开的研究报告里都写了的,我们只是比市场大多数人先行一步相信这些报告而已。当大家还在玩“寻宝游戏”的时候,我们就以实际行动做“确定性”的投资了,在香港市场的投资经历对我们在国内的投资帮助很大,让我们的视野更宽广,看得更长远一点。 对招行和万科的投资我们就想到不会输,我们也没想到市场奖励我们的时间来得这么快。 《证券市场周刊》:有人说两三年内招行可以看到50元,这是不是太疯狂? 李驰:两三年到50元肯定是高估了。但以10年来看,我已经说过,80元也不算贵。 当然了,随着市场做多趋势的强化,一旦市场趋向认同,会像美国的“漂亮50”一样,许多好公司完全可能被炒到60倍PE甚至更高。如市场出现60倍PE的蓝筹股估值,两三年内招行到50元也是可能的。 我们假设今年招行赚58亿元,(因为招行已经承诺不低于55亿元,一般香港上市公司对第一年盈利预测是留有一定余地的),未来两年年均增长35%(银行今年平均增长30%,龙头应更高些),则2008年盈利为105亿元,60倍PE则市值为6300亿元,除以总股本147亿股,则每股达43元。不就离50元不远了!牛市里面是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 什么叫疯狂?当初香港上市的联想,金融风暴后从2元涨到16元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疯狂,谁会想到在2000年股价就涨到每股整整70元。就两年多就翻了35倍! 当然这都不是价值投资研究的问题,这是趋势投机。讲投机现在就应该大胆地买,因为还有三四倍空间,但这也可能是“空中楼阁”。对于这样的品种,我们在很低的时候发现了,大胆买、多多买。现在我也不卖,也许可以等到40元的时候。但我自己肯定不会在这个价位再做投机性买入了,我们现在已发现有许多更好的机会。 《证券市场周刊》:请介绍一下你们过去几年一些经典的投资案例,如重仓投资赤湾B股、骏威、金蝶等的投资决策。 李驰:其实道理和过程都很简单。赤湾是招商局很早就投资在深圳西部的码头,骏威就是半个广州本田,金蝶是中国最优秀的软件公司。它们都是盈利很好的公司,我们只是在认为便宜的时候买入了。股价短期的涨涨跌跌我们根本不计较,也明白我们没有能力去把握市场的涨与跌。我们只是做一个长线理性的抉择,按照这个思路,有一天当你最终卖掉这个股票的时候,你会发现赚大钱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大多数人没有这个耐心。 就金蝶的投资来说,如果我们是公募基金经理早就下课了,去年4月它跌到一元多的时候就是我们的“休息日”,老板是不会给你机会等到今天的(现在金蝶的股价是4元左右)。所以,我们对自己的风格和可能产生的结果非常清楚。有时候我们自己都觉得自己想得太长远,难觅知音。 |
|
相关文章:
周期型,防守型,成长型股票投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