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黄金 |
|
||||
|
||||
4.金矿介绍及金锭的测试方法 (1)金矿介绍 金矿在自然界中,金主要以单质状态分布在岩石和沙矿中。金在地壳中的元素丰度约为4×10-9。目前已发现的金矿物近20种。其中主要为自然金、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和锑化物等。金矿床中伴生有用组分较多,在脉金矿或其他原生矿床中常伴生有银、铜、锌、铅、钨、钼、锑、铋、硫等。在沙金矿床中常伴生有金红石、石榴石、钛铁矿、白钨矿、独居石、刚玉等。在有色金属矿床中常伴生金和银。 金矿的含金量是指矿物中黄金质量在矿物总质量中的百分比。通常人们用每吨矿石中含金的克数或每立方米沙金矿的含金克数来描述金矿的品位。金矿能够进行工业加工的要求是:原生金矿床的边界品位为1~2克/吨,块段平均品位为3克/吨;砂金矿的边界品位为0.05克/立方米,块段平均品位为0.18克/吨。 (2)金锭的测定方法 金锭是黄金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国际和国内黄金市场的交易主要是金锭的交易。随着黄金工业的发展、黄金市场的需求,市场对金分析测试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金锭中金含量的直接测定仍采用最经典的火试金重量法,对高纯金的分析一般采用减量法通过测定杂质元素含量确定金的含量。纯金中杂质元素的分析主要有吸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化学光谱法、发射光谱法、直读光谱法、ICP-AES法和ICP-MS法等。 试金石法是一种鉴定金、银真伪和成分的方法。该法实质上与比色分析法中的目视比色法极为相似。通常采用一种叫做试金石的石头,在待测物料上磨道,再把对牌以同样的方式在试金石上磨道,通过色泽的比较初步确定待测物料的成色。 试金石法中还采用一种叫作银药的试剂,银药俗称吃金虎,是银粉和水银调和成的银汞合金。其原理是利用金、银、汞在常温下生成合金的特性来证实金、银的存在和成色。利用金、银与无机酸反应特性的差异,采用不同的酸溶液在磨道上进行鉴定,使试金石法鉴定金、银的准确度大大提高。试金石法还可用于金、银的定性、定量检验。 二、黄金的货币属性 1.黄金和货币的历史渊源 从历史视角看,黄金有着货币的属性。马克思的名言是:“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从黄金的自然属性适于担任货币的职能而得到证明。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一方面,“一种物质只有分成的每一份都是均质的,才能成为价值的适当表现形式,或抽象的因而等同的人类劳动的化身。另一方面,因为价值量的差别纯粹是量的差别,所以货币商品必须只能有纯粹量的差别,就是说,必须能够随意分割,又能够把它的各部分合并起来。金和银就天然具有这种属性”。 黄金作为货币的历史十分悠久,而以中国为最早。据司马迁《史记?平准书》载:“虞、夏之币,金有三等,或黄,或白,或赤”(黄、白、赤,指金、银、铜),距今约4000年;班固《汉书?食货志》有“(姜)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至今也有3000多年。即使按出土的黄金货币“郢爰”(因币面铸有“郢爰”二字而得名,为春秋时楚国都城所铸造),距今也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约与欧洲出土的古罗马亚历山大金币同时代)。不过这时的黄金货币只是在部分国家一定范围内流通使用。 黄金真正成为世界货币,是在18世纪实行“金本位制”以后(1717年,英国首先实行了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指黄金既可以作为国内支付手段,用于流通结算;又可以作为国际结算手段,自由地输出输入国境。金本位制是黄金货币属性表现的高峰。世界主要国家实行金本位制长达200余年,短的也有几十年(我国一直没有实行过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对于世界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发展曾经起过重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市场对黄金货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黄金是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世界黄金产量非常有限,不能满足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以至于到20世纪初期,人类不得不放弃金本位制。可以说,黄金的非货币化在那个时候就萌发了。不过,放弃金本位制也带来一些问题,货币危机可以说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成因之一。鉴于此,1936年英美法三国缔结货币协定,设立货币汇兑平准基金,就其实质而言,可以称之为“新金本位制”雏形。三国的做法虽因二战爆发未见大的成效,却孕育了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