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四章 知己知彼(11) |
|||||
|
|||||
|
|||||
这正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朋友一句话,胜做十年股。 巴菲特从美国运通股票上赚了70亿美元,他自然非常感激他的朋友弗兰克。但是他们俩共同的朋友乔治一听,有意见了,他说:巴菲特,你真正需要感谢的人是我,因为是我安排了这场高尔夫球比赛,而且是我把你分到了弗兰克所在的四人小组中。 看来真像歌中唱的:“朋友多了不发愁。” 巴菲特绝对不是一个只是把自己关在家里天天看年报、看资料的书呆子,相反,他的朋友圈子很广,这些朋友的建议给他选股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可见,在家研究靠自己,出门选股靠朋友,甚至是靠朋友的朋友。 有些公司,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不熟悉,我们的朋友也不熟悉,但股票市场的最大好处是,所有上市公司的信息都是非常公开透明的。阅读、研究有些公司的资料,加上调研,可以让我们很有把握地对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做出判断,对其价值做出计算,这些也可以归入能力圈。对于这些公司我们肯定能用生活和工作中的长期经验进行分析判断,所以我们最终也可以将其归入生活圈和工作圈。 生活圈、工作圈、朋友圈这三种圈各有不同,也各有交叉,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最熟悉的股票能力圈。 把我们选股的公司范围限制在我们熟悉的生活圈、工作圈、朋友圈内,正是巴菲特选股的第二大戒律:不熟不选。 3. 不懂不选 巴菲特选股的第三条戒律是:不懂不选。 我们对身边的一些女孩非常熟悉,却并不代表我们对她们十分了解,能不能成为终身伴侣,还要多方面深入了解。只是熟悉是不够的,你还要多了解,这样才能真正懂得女孩的心。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一些上市公司非常熟悉,但并代表对这些公司十分了解。值不值得投资,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巴菲特从小到大,喝了52年可口可乐,在经过详细分析、确定有把握之后,才决定大规模投资。只是熟悉是不够的,你还要多了解,这样你才能真正懂得公司的业务和财务,从而能够确定公司股票的价值。对于你不懂的公司,坚决不要选,哪怕这家公司股票再赚钱,这并不是你有把握赚到的钱。 巴菲特正是坚持不懂不选的戒律,才避开了1999年网络股泡沫引起的股市暴跌。 我们很多人喜欢用*的广告表示自己的自信:“我能。”而巴菲特在选股时,经常老老实实地承认:“我不能。” 在1998年股市正处于对高科技尤其是网络公司股票的狂热中,在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有些股东问巴菲特,是否考虑过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投资于科技公司。 巴菲特回答说:“这也许很不幸,但答案是不。我很崇拜安迪·格鲁夫和比尔·盖茨,我也希望能通过投资于他们的公司,将这种崇拜转化为行动。但当涉及英特尔和微软的股票时,我不知道10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想玩这种别人拥有优势的游戏。我可以用所有的时间思考下一年的科技发展,但不会成为这个国家分析这类企业的优秀专家,第100位、第1 000位、第10 000位专家都轮不上我。许多人都会分析科技公司,但我不行。”① 巴菲特的这种观点得到了查理·芒格的响应。他说:“我们没有涉及高科技企业,是因为我们缺乏涉及这个领域的能力。我们买进低价传统行业股票的优势在于我们很了解它们,而其他股票我们不了解,所以我们宁愿与那些我们了解的公司打交道。我们为什么要在那些我们没有优势而只有劣势的领域进行竞争游戏,而不在我们有明显优势的领域施展本领呢?” |
|
相关文章:
第一章 心中无股:如何看股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