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析财务制度(1) |
|||||
|
|||||
|
|||||
分析财务制度 巴菲特衡量管理行为和经济表现的财务准则,是以某些典型原则为基础的。首先,巴菲特并不太看重一个公司每一年的经营结果。相反,他专注于公司4~5年的平均业绩。通常情况下,公司的获利回报并不是按照地球公转的时间来进行的。 巴菲特对那些宣布公司年终业绩惊人,实际上却不反映真实价值的会计手法也没什么耐性。相反,他秉持几项永恒的财务准则: (1)关注证券收益,而非每股收益; (2)计算"所有者收益",以了解公司的真正价值; (3)寻找高边际利润的公司; (4)公司对其拥有的每1美元,是否创造了至少1美元的市场价值? 分析家习惯于用公司的每股收益情况来衡量公司的年业绩。诸如去年一年每股收益是否有所提高?是否高到可以吹嘘的地步?但在巴菲特看来,每股收益只是一个烟幕。大多数公司都会保留部分上年的收益,作为提高其证券基础的一种方式。所以,巴菲特认为没有必要对公司每股账面收益的增长而过于兴奋。如果公司每股收益提高10%,同时提高其证券基础10%,那就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这样做,与把钱存进银行,使利息增加没有什么两样。 巴菲特相信,对经济状况的衡量要看公司是否获得较高的证券资金收入比率,而不是看公司每股收益是否持续增加。巴菲特衡量公司的年业绩,更倾向于使用运营收入与股东收益的比率这个标准。 为了运用这个比率,巴菲特建议投资者需要做几项调整。 (1)所有市场化的股票应当按成本计价,因为股市的总体价值会严重影响某一公司股东的证券收益。 例如,如果某年股市大幅上扬,因此提高了公司的净值,那么即使公司的运营收入大幅增加,也会使公司的实际运营业绩下降。相反,市价的下跌会减少股东的利润,这会让普通的运营状况比实际看起来好得多。 (2)必须控制那些对比率有影响的特殊事项。 巴菲特运用比率衡量公司年业绩时,排除了所有可能增加或减少运营收入的特殊事项,也排除了所有资金收入或损失。他想把公司的年业绩独立出来。他想了解的是公司管理层如何用现有资金创造出公司的运营收入。他一直认为这才是衡量公司业绩的最好办法。 巴菲特还认为,公司可以在少负债或不负债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证券收益。他对依靠增加负债来提高公司股票收益的做法不感兴趣。他说:"好的商业或投资决策,是不用借助负债的杠杆作用就能创造出令人满意的经济成果的。而且,高负债的公司在经济衰退时容易受到攻击。"巴菲特宁愿在金融财务质量上犯错误,也不愿增加债务风险,因为在他看来,那是在拿伯克希尔公司股东的利益冒险。 尽管巴菲特在对待投资事宜上很保守,但他对借钱并不畏手畏脚。他宁愿在用钱之前就借钱,也不愿在有明显的用钱之需,甚至急需用钱时才去借钱。他说:"如果收购公司的时间与获得资金的时间可以统一起来,那是最理想的。"但是,经验表明事实恰恰相反。便宜的资金可以把公司资产的价值抬高,而紧张的资金和高的利息率提高了负债的成本,这会降低资产的价值。当收购公司的价格合适时,更高的利息率很可能会减损交易的吸引力。巴菲特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公司应当把资产和负债分开,独立管理。" 在巴菲特的观点中,现在借钱是在为将来找到好的商业机会做准备,这会以短期收益为代价。由于这个原因,巴菲特只有在充分相信公司未来收益会抵消负债成本的情况下才会借钱。由于得到合适收购的机会有限,巴菲特希望伯克希尔时刻做好准备。他对此做过形象的比喻:"如果想射中奔跑迅速的大象,你就必须枪不离身。" 一个公司有多少负债是合适的?巴菲特在这一点上没有提供任何建议。但是可以明确的是:不同的公司根据其现金流不同,可以管理不同水平的负债。巴菲特说过,好的公司可以在不负债的情况下,就能创造出极高的股票收益。那些只有借助大量负债才能获得高证券收益的公司,是很值得怀疑的。巴菲特警告投资者应当注意:"每股财务收益只是决定公司经济价值的起点而非终点。首先要理解一点,并非所有的收益都是被均等地创造出来的。"他指出,资产利润比高的公司,可能披露的是虚假的收益。因为通货膨胀给这一类公司带来的损失较大,使这些公司表现出一种虚假的收益。因此,财务收益只是分析家们预估公司未来的现金流时所使用的工具。 |
|
相关文章:
认清自己的能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