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技术分析转向价值投资的高手谈投资
|
|||||
|
|||||
|
|||||
在学习中发现投资机会
问:这些投资机会您是怎么发现的? 答:一个是学习。我当时就是学了巴菲特,选股方面参考了他的选股思路,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我就研究了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对照中国有哪些类似特质的企业,我买的这些企业虽然没有完全符合,但大体符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巴菲特投资组合,一个是大消费,饮料食品零售,后来也有医药;第二个是保险、银行金融服务;第三个是传媒,所以当时买了电广传媒,这也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认为巴菲特有传媒,我非要配个传媒,我当时认为电广传媒是中国最好的传媒,但这就勉强啦,股价太贵了。方法上,还是要大量的阅读,除了年报,还有报纸、财经杂志,包括你们的雪球,我现在也在看,90年代我做了大量的剪报工作,还从四川搬到了上海,另外多做调研,尽可能参加股东大会。有些机会就是在阅读中发现的,没有阅读就没有这个灵感了。 “大盘恐慌+公司坏消息”等于最佳买点 问:从发现机会到最终决定买入,您会考虑哪些因素? 答:我有几个步骤,首先对它做一个评估,我自己有一个系统,用一个评估表打分,基本上按照巴菲特的12定律,我做了一些细化,按照实力理论做了一个实力评估系统,曾经想开发软件,后来觉得不专注,就不搞了,还是专注投资。后来评估下来,茅台打分还是最高的。打分之后,做估值,然后做投资计划,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早期还是比较扎实的,熟练以后我基本上就心算,当然误差不大。ROE、负债率两个指标就筛掉很多公司,另外有些行业不看的,这样大部分企业都筛除掉了。 问:给企业估值时,您最看重哪些方面? 答:主要看长期的获利能力,还有个财务稳定性,根据实力评估系统,看经营实力、财务实力、管理实力三大实力,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到。 问:如何把握买入和卖出的时间点? 答:就是根据估值来判断。当然有时候像巴菲特讲的,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我认为“大盘恐慌+公司坏消息”等于最佳买点,这时候最容易低估。当然要评估这个坏消息是短期的影响还是长期的,会不会影响基本面,即暂时碰到困难,能不能走出来,重振雄风。比如说茅台,2010年我们实力资产建仓的时候就是短期有坏消息,大盘也不好,当时增长放缓,基金都在减仓,但我认为这是暂时的,它的竞争优势没有改变,供不应求局面没有改变,我们评估它未来5-10年没问题,价值投资者的远见优势此时可以发挥作用。 投资最大风险是在良好的商业环境下买到劣质股 问:您的名片上还有个职务是实力资产的首席风险官,那您认为投资中的风险主要存在于哪些方面? 答: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我注重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公司层面的风险,未来5年、10年、15年企业的竞争优势有没有弱化的可能性,或者行业变迁,比如说白酒行业,长期消费趋势有没有改变? 问:说到调研,您到一个公司调研之前,您会做哪些准备?调研时会提哪些问题? 答:调研之前先做研究,哪些因素是影响公司业绩的基础变量,调研时就盯住这些因素来提问。我最喜欢问的问题是:你在做哪些你的竞争对手没有在做的事情?如果大家都在做一样的事情,没有体现优势,如果你在做,说明你有独到之处。 问:目前为止,得到比较满意地回答了吗? 答:有很多企业回答的不好,少数还可以。比如有次我去北京银行,它风控做的比较好,我就问了这个问题,他们就回答了风险管理上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有的人回答我也不知道竞争对手在做什么,这就比较糟糕了。 坚持价值投资的困难在于不理解 问:您觉得在中国股市坚持价值投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答:你真正内化之后,发自内心彻底理解以后,不困难,是自然而然的事。困难在于你不理解。 问:也有人觉得A股更像一个赌场,适合价值投资的标的不多。 答:这样理解是消极心态。正因为很多人在赌,很容易造成低估或高估,我们少数人就有机会啦。适合价值投资的标的还是有的,我觉得积极心态很重要。 问:您觉得一个成功的投资人或者快乐的投资人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品质? 答:成功和快乐有区别。如果要做能赚钱的,巴菲特讲了两大方面,加起来四条标准, 1,风险嗅觉,甚至没出现过的风险也能识别出来、规避; 我再加两个: 1,持续学习的能力,很多投资机会都是学习中来的, 问:投资对于您来说,除了带来财富还带来了什么? 答:除了挣钱以外,我觉得精神方面的快乐很重要。投资带来四乐: 问:对个人投资者在财富管理上您有什么建议吗?能不能推荐一本读物? 答:做好手头的事情,量入为出,节省的钱拿来做投资,长期来看,这是一般人也能做到的,这样坚持下来寻求财务自由。我觉得打工呢就像提桶打水,投资就像修一条管道,如果有一天你生病了,或者不高兴去工作了,这条管道还在为你挣钱。 书的话,我还是建议读经典,一般的书容易误导别人,经典不会误导。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巴菲特的《致股东信》、芒格《穷查理宝典》、费雪《怎样选择成长股》、林奇《战胜华尔街》,另外可以读读拿破仑·希尔的书,如《思考致富》。 |
|
相关文章:
但斌投资观点:中国市场更适合投资成长股 |